长城是保守封闭的象征吗?
戳上方蓝字[李子旸]关注公众号,不错过精彩文章~
在有些人看来,长城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封闭、保守、内向。中国古人无力或不愿对外开拓进取,只知道建个长长的墙,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,由此也就造就了中国人的固步自封、不思进取。
就算没有如此“加戏”,在很多人眼中,长城也只是一个防御性的军事工事,是农耕区和游牧区之间的分界线,虽然景色很壮丽,但说到底也就是用于农耕区的自保而已。
实际上,在古代,长城牵涉的范围非常大,方方面面的作用非常多,绝不仅仅是个防御性的军事工事。尤其是在秦汉这两朝,长城的作用非常重要,其中有很多已被后世忽略或遗忘。
今天就来说说这些历史深处关于长城的往事。
一般的印象是:在中国北方,分为农耕区和游牧区。农耕区里是老老实实地里刨食的农民,游牧区里则是彪悍的马上人群,来如闪电去如风,经常来农耕区劫掠杀人。为了防备这些南下的强盗,农耕区的人不得不在农牧分界线上修建长城,严防死守,为的就是保一方平安。
这个印象不能说是错,但实在太粗线条,掩盖了太多的历史事实。
首先要问的是:为什么到了战国秦汉,农耕游牧之争才激烈起来,以至于要大修长城?此前的夏商西周那上千年中,匈奴人在干什么?
战国时期,北方的燕赵秦三国开始修建长城。秦朝统一全国后,在三国长城的基础上大量扩建,这就是秦长城。汉朝也花了很大力气修长城,并且和匈奴反复打仗,卫青霍去病等等。从那时开始,中原的农耕王朝和北方形形色色的游牧人群周旋了两千多年。
那么,在那之前呢?
历史事实是,在那之前,其实并无游牧人群。
游牧的文明发展程度,无疑要比农耕低。但如果你以为是先有低水平的游牧,后有高水平的农耕,那就错了。专业化的游牧出现得很晚,比农耕晚得多。
人类这个物种,在几十万上百万年的早期历史中,是渔猎采集的生活方式,也就是原始社会。人类走出原始社会的第一步,就是定居下来,开始种植,也就是农耕。当然,一开始是很简陋的原始农业。
后来,农业发展水平渐渐提高,人们有了一些剩余食品,这时候,就有了畜牧,也就是从大自然中捕捉某些动物,驯化养殖。
注意,畜牧和游牧,可是大不相同的两码事,别混为一谈。畜牧是依附于农业的“副业”,而且重点在于,畜牧和农业一样,都是定居,不是游牧那种走来走去居无定所。
有了畜牧业,农人就可以偶尔打打牙祭吃点肉了。这时候,农业的耕作产出不高,主要是因为工具不行,只有石器、骨器,顶多有点儿青铜器。用这些工具种地,产量高不了。所以,那时大家都是“混业经营”,种地、养殖、采集、打猎,什么都干,总之是千方百计不拘一格到处找吃喝。这基本就是夏商西周时期。
考古人员在这一时期中国北方的墓葬遗存中,发现有猪、狗等动物的骨头。这证明了养殖的存在。猪狗这两种动物的特点,就是和人吃得差不多,换句话说,主要吃人的剩饭。这正是农人兼做畜牧的表现。
这个时期,大家基本都是“混业经营”,什么都干。当然,由于从北到南从西到东,降水量热量递增,所以,越往南越往东,农业的水平越高。
西周被犬戎所灭,周幽王“烽火戏诸侯”的故事,广为人知。很多人可能以为,犬戎就是匈奴的前身,其实不是。犬戎也是“混业经营”,并非游牧者。只不过由于他们比较靠北靠西,农耕的条件比较差,所以畜牧的成分比较多,农耕的比重比较少,但畜牧并不是游牧。
所以,犬戎、山戎等等也是定居。《史记》里记载,秦国向西攻击少数民族地区,“伐取义渠二十五城”。看,他们也有“城”,可见是定居。要知道,汉朝打匈奴时,可没提到匈奴有什么“城”。游牧人群没有“城”,只有帐篷。
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农业革命,这可是件大事,那就是铁制农具出现并推广了。相比石器、骨器、青铜器,铁制农具可太好使了。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大幅提高。
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,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变的经济基础。只有农业产量增加了,粮食多了,才能供养官员、士兵等大量“脱产人员”,国家制度才能变得复杂成熟,也就是人群的组织水平迅速提高。
同时,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以后,农业的专业化水平就提高了,出现了专门务农的农人。他们虽然还兼有一些养殖业,但可以稳定生产粮食的农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的命脉。依然从事“混业经营”的,主要是西边北边的少数民族了。
以铁器农耕为基础,中原地区的国家组织水平大幅提高,他们和西边、北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实力差距就拉大了。中原地区明显领先。这时候,从文化的角度上,中原地区形成了以“定居、农业”为特征的种群认同,也就是华夏族。所有定居农业的人,自认是同一群人。春秋五霸的“尊王攘夷”,就是把华夏族团结起来,对抗还处于“混业经营”且不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——蛮夷。
拥有实力优势以后,中原地区的人们开始毫不客气地对外扩张。他们开始抢夺此前不属于农耕的地盘,并在抢过来的地盘上开始农耕——种粮种菜。
大家的印象是,长城修建在农牧分界线上。其实,战国秦汉时的长城都修建在当时的农耕地区以外,把大片少数民族“混业经营”的地盘划到了长城以内。表面上看,是犬戎们攻击中原农耕区,其实,是犬戎们试图抢回被中原人抢走的地盘。
所以,“烽火戏诸侯”等等,到底谁是侵略者谁是被侵略者,很难说清楚。但不管怎样,长城修起来了。原来的农业、混合经营的过渡带,被一条明确的界限给一分为二了。
生活在这个过渡带、“混业经营”的人,就面临一项艰难的抉择——北上还是南下?
如果南下,就将变成中原国家的农民,被编户齐民,向国家缴纳捐税、服劳役兵役,同时也受到国家和长城的保护。
如果北上,就意味着进一步深入寒冷干燥的草原戈壁。所谓草原,就是降水太少,连树都无法生长的地方。农耕是没法干了,也就是“混业经营”没戏了,只能专门从事靠动物吃草转化为肉奶的“新生活”了。这种新生活,就是游牧。这个过程,就是专业化的游牧出现了。
在内蒙古等地,考古学者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。这些地方的人类遗址里发现的动物骨头,按照时间先后,早期猪比较多,后来,猪渐渐消失了,代之以牛羊,尤其是特别适应游牧生活的羊,最多。从养猪到养羊的变化,就是畜牧到游牧的变化。
赵国灭掉中山国,是中原地区国家强横扩张的一个典型。中山国的人,原来就“农耕味”不足,擅长牧业,被中原诸侯视为另类。被灭国以后,一部分中山国人大概就北上成为游牧人了。
看,从很大意义上可以说,匈奴这样的北方游牧者,其实是长城催生甚至制造出来的。当长城建起来以后,原来的农业-混业经营过渡带就被迫消失了。以长城为分界线,这些地方被清晰地区分为北方的游牧区和南方的农耕区。人们只能二选一。
匈奴这个族群的来源,很复杂,到现在学者也没研究清楚。这种游牧人群,一方面走来走去,而且还到处劫掠人口,抢来的外族妇女就成了自家老婆,带回去生孩子。几代过后,血统啥的,就全乱了。
大致来说,匈奴人是两大人群的汇合,一部分是来自黑海沿岸的斯基泰人,他们穿越亚洲大陆深处的草原,来到蒙古高原;另一部分就是从长城所在的过渡带北上的人群。这些人原来并不是游牧人。因为长城修起来了,而且中原地区的人来势汹汹,有强大的正规军,他们根本打不过,只能北上躲避。这两部分人融合的年代,大致就是铁器在中原地区推广的时期,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。于是,到了秦汉,匈奴人及其国家出现了。
游牧的关键,就在于“游”。因为在草原地区,降水日照等自然资源很匮乏,也就是从太阳那里得到的能量总数很少,不够用。在中原地区,农耕生产,几亩地就能养活一家人。而在草原地区,就要几百上千亩甚至几千亩地才能养活一家人。
既然如此,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,只能走来走去,这就成了“游牧”。而走来走去,当然就意味着文明发展水平不高,因为一切都要从简,以便于快速搬家。太复杂的房子、家具都不会有;更重要的是,太复杂的社会结构也不会有。分工水平低下,人口总数也不多。实际上,匈奴帝国最繁盛的时候,总人口也只有百万左右。而同时期的汉朝,人口已经超过五千万。双方的实力,相差悬殊。
双方实力相差如此悬殊,为什么汉朝打匈奴还那么费劲呢?关于这个,下篇文章接着说吧。关于长城,关于农耕和游牧人群的互动,还有很多故事。